作为根植首都的金融企业,25年来,北京银行持续加科技金融创新,着力打造特色金融业务,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
截至2021年5月末,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1700亿元,5年内实现翻番,年均增幅18%,累计为3万家科技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6800亿元,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始终保持首位。
2021年,1月6日北京银行发布“京牛”流程机器人,该机器人源于RPA(Robot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是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成果,标志着该行数字化运营水平再上新台阶。
近日,“京牛”流程机器人以“3+级”成绩,通过由信息通讯研究院组织的“RPA系统和工具应用成熟度评估”,北京银行成为国内第三家通过该项认证的银行机构。
加强自主研发
2020年,北京银行软件中心全面启动“京牛”流程机器人平台项目,通过自研平台整合应用,实现了“一体双擎”的特色技术架构,平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集中运营,形成全行数字化生产力。
同时,建立机器人流水线,以机器人作为北京银行的数字化生产力,实现了机器人的集中署、任务调度和统一管控;优化资源配置,助推业务模式转型。随着机器人投入生产应用,繁琐、重复性的手工操作,正逐步被自动化流程所取代,机器人能够将工作流程模块化,实时联动多个系统,自动操作整个业务流程,有效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了对原有流程的再造。
另一方面,机器人在满足自动化的基础上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失误,将一线员工从低效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从事更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化;聚焦痛点,提升银行关键场景服务能力。
2021年,北京银行进一步推广“京牛”流程机器人应用,聚焦银行重点业务场景中信息录入多、系统操作繁琐、客户等待时间长的流程节点,建立了对公开户机器人、信贷流程机器人等一系列面向关键业务场景服务的“场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安装署在客户经理电脑上,只需要鼠标点击,即可启动自动化操作,独立或与其他署在总行资源池内的机器人协作,共同完成业务申请单识别、录入、信息审核、报表查询等操作。
不仅如此,为提升企业数字化运营水平,“京牛”流程机器人作为北京银行AI能力的“黏合剂”,有效整合OCR、语音、自然语言分析等AI技术能力,已覆盖30%以上银行业务场景流程,持续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业务质量。
据悉,未来,流程机器人将对接客服机器人、数字人、智能语音外呼、虚拟营业等AI应用场景,利用多模态语义识别技术,使机器人可以直接与客户和行内员工进行面对面交互,真正意义上成为银行的“数字员工”,打通银行数字化转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数字京行”
近年来,北京银行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期,在金融科技方面多措并举加快打造“数字京行”。
特别是,北京银行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同业领先的数据应用银行。启动企业级数据湖项目,借助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重构数据服务体系,将数据划分为“基础、历史、沙箱、实时、集市、服务”功能区域,构建“物理集中、逻辑分离、数据共享”的数据服务平台,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从数据中挖掘价值,从数据中赢得未来,助力智慧银行目标的实现。
在数据时代下,企业核心资产就是数据,北京银行依托企业级数据湖,将原有的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汇总,实现数据资产的内联外通和协调使用。
第一,打通全行在主题模型、数据接口、数据标签、数据指标、第三方数据、行为数据等不同领域的数据资产,以客户为维度建立全行客户的全息视图,帮助客户经理全方位了解客户的资产信息和行为偏好,有效促进客户营销和风控识别。
第二,支持历史数据的全在线应用,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将该行数据资产进行入湖,并对湖内数据实现永久归档和随查随用,支撑询和公检法查询等多类业务场景,最限度提升该行数据资产价值。
第三,实现入湖数据资产的完整登记,公开标签、指标口径等信息,建立数据间的血缘关系和数据热图,统一业务人员使用口径,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找到想要的数据资源。
数据湖的整体改变了传统数据研发的流程,通过DataOps体系建立企业级数据快速交付机制。一方面,构建数据湖沙箱区,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为该行数据分析人员提供数据验证、数据脱敏、数据探查的沙箱环境,总分行各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客户、机构、产品等相关数据情况,辅助进行分析和决策。
另一方面,启动数据研发工作站,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在线研发模式,实现数据研发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和图形化”,形成调研、模型、研发、测试等多种场景的资产沉淀,支持一键署能力,幅提升数据需求的交付落地,整体交付能力提升300%以上,通过重构数据模型,让所有数据指标均可实现快速展示,在营销、风控、运营、监管报送等领域均可尽快提供数据服务支持,有效提升行内外用户体验。
技术进步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数据湖的将有效推动北京银行数字资产的充分利用,后续,北京银行将依托数据湖的体系,进一步提升数据服务的自助化、实时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数据价值的全面释放,助力北京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迈向新征程。
“顺天”技术平台发布
2021年是北京银行二十五。一直以来,北京银行将“强化科技力量”摆在首要位置,持续加对基础技术研究的投入。
2021年初,北京银行正式发布 “顺天”技术平台,重构技术生态,截至目前,“顺天”技术平台已经为23套行内业务系统提供了云计算、微服务、智能运维等基础技术能力,其中,统一认证中心基于手机银行、网银等渠道平台,使广用户能够在更安全的基础上便捷享受移动服务;工会互助金则定期为全市90万名城镇职工、居民和公务员发放工会职工保险互助金,将个人门诊、病保险等医疗报销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顺天”技术平台以“通过技术敏捷实现业务敏捷”为目标,让信息技术更好为业务拓展服务。该平台具备以极快的速度构建更复杂、更灵活业务场景的能力,更有利于北京银行主动融合互联网场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春节前夕,利用该平台实现的“零售客户营销场景”仅用6天时间即完成系统,在营销秒杀活动开始的第一分钟内,为万余名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了视频会员卡。
在专业人士看来,“顺天”技术平台的推出,不仅有利于与互联网企业共建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的长期合作机制,也有利于北京银行孵化自有生态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合作共赢的创新模式。
日前,基于“顺天”技术平台和北京银行银行的“教育培训资金监管系统”进入验收阶段,准备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杜绝了教育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的可能性,同时还提供了更便捷直观的选课缴费流程,能够让广家长花安心钱,学生上安心课。
“顺天”技术平台凭借其低成本、高安全、强可控的特性,已成为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强推进器。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传统平台和系统模式,集多项专利技术于一身的“顺天”技术平台使应用交付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系统扩展成本降低60%,对高并发、高流量、高可用的业务场景提供更全面的系统级支持,同时能够为核心系统及其他关键银行业务系统平稳重构和敏捷转型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北京银行将以“顺天”技术平台为纽带,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构建起适合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技术平台生态体系,融合共推行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
2021年是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北京银行启动了“京匠工程”项目群,为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内涵和新动力。
同时,北京银行打造智能的“敏捷前台”、生态共享的“聚能中台”和稳健高效的“强健后台”。其中,完善稳健可靠的IT基础设施将为“数字京行”夯实数字化底座,成为北京银行从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升级强而稳固的支撑。
北京银行托管云就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以总行IT资源服务于全行业务上云发展,同时兼顾先进性、可靠性、性与经济性。打造出“资源集约化管理、规范标准化、全行统一化管控、服务自助化申请”的托管云平台,强势助力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道路。
打造金融云平台既是势所趋,也是银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桥头堡。目前,北京银行已实现全面云化,形成了包括私有云、容器云、测试云、托管云等在内的“北京银行云生态”。搭建了完整的统一监控告警平台和软件自动化平台,实现了资源的自助申请、自动伸缩、一键式署等功能;同时构建了符合行业监管要求的安全技术平台及管理体系,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云平台流程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方面满足了各项安全监管要求,另一方面提升了业务安全。托管云一期的成功是北京银行全面上云的关键里程碑,凭借其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云服务能力,为北京银行系统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上云环境。
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银行托管云项目的步伐从未停止,后续也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拓宽服务范围,深化云化数据中心,积极引入云原生、微服务等技术和架构,构建分布式、敏捷、智能的数字化业务。
2021年是金融业信息技术“十四五”发展规划谋篇开的关键年,北京银行也即将开启“六五”时期转型发展的新方向、新起点。
展望未来,北京银行将着力构建起独具自身特色、全面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级基础架构体系,助力北京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迈向新征程。(简宁)
编辑: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