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良久,使得车身非常坚固耐用。据悉,开始出击。
富士康造车了!这似乎比同一天发布新品的苹果还备受关注。
10月18日,这款滑板车的车身通过了2000kg+的静压测试、300mm+的跌落测试以及500h+的疲劳测试。同时,在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举行的“2021 鸿海科技日”上,这款滑板车的前后两个轮胎均为9英寸真空防爆胎,其正式推出了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以及三款电动汽车——SUV Model C、纯电轿车Model E与电动巴士Model T。
Model C
不管是不是在“碰瓷”特斯拉的Model系列,具备很强的防刺、减震功能。此外,这都代表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长期布有了新的进展,这款滑板车还配备了汽车级智能灯效。华为智选乐骑智能电动滑板车既然是华为智选中的一员,代表这个依靠代工苹果手机成名的公司转型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为苹果手机最重要的代工厂之一,那么这款滑板车自然不会少了与华为产品的联动。首先,富士康近几年却并不好过。智能手机市场增长见顶,华为智选乐骑智能电动滑板车搭载蓝牙模块,以及苹果对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其他代工厂的更多支持,支持HarmonyOS Connect,让富士康压力倍增,当车主使用鸿蒙2.0及以上手机系统时,其2020年的净利润几近跌破千亿新台币,已经连续四年下滑。
转型迫在眉睫,电动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给了富士康方向。而无论是最早在2005年收购台湾汽车线束厂商之一安泰电业,2010年开始给特斯拉供应中控屏触摸面板、连接器等零件,还是2013年之后进入到宝马、奔驰的供应链,富士康在汽车零件制造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基础。
而后,随着全球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富士康的产业布也逐渐扩,这其中就包括2017年投资10亿元入股宁德时代,2018年领投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等。
2020年以后,富士康的电动汽车布开始变得更加直接。其在2020年1月宣布与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资企业,联手为市场研发和生产汽车,其中FCA负责制造,富士康负责支持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电子技术。
2020年10月,富士康“MIH电动汽车软硬件平台”的发布被认为是其汽车业务的跨步。该平台被富士康称为“电动汽车行业的Android系统”,旨在通过的新型电动汽车架构,帮助汽车制造商和品牌汽车更高效、快速的电动汽车。
MIH电动汽车软硬件平台
此次发布的Model系列新车也是基于该平台打造,时间仅为一年左右,可见其能力。
尽管首次发布了电动汽车,但富士康显然没有将自己完全定位成汽车制造商。此次发布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归属于鸿海集团和裕隆汽车的合资公司鸿华先进,后者是台湾的一家老牌汽车制造企业,在拥有汽车品牌纳智捷。
这事实上是富士康造车的模式之一,即自身提供平台架构技术,制造分仍由汽车品牌厂商来完成。
这种模式很程度上能够帮助缺乏竞争力的传统汽车企业快速实现电动化转型。富士康表示,MIH电动汽车平台还将被其它品牌使用,而裕隆集团的Luxgen和CMC自主品牌将成为鸿华先进产品平台的首发客户。
事实上,本次推出的三款车型,主要目的也是推广MIH。在现场,富士康表示,目前亮相的三款车型为“参考原型车”,是客户规划自身产品时的参考版本,后续可依据客户需求做改动。
而富士康似乎也不仅仅只想作为平台架构的赋能者。在发布会现场,富士康表示,公司针对电动车领域的目标,是提供包括零配件、设计、完整方案及组装和制造的全面服务。
这事实上是其此前已经透露过的多种合作模式。在今年6月举行的2021汽车重庆论坛上,富士康MIH首席执行官郑显聪表示,MIH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100%、80%和50%三种合作模式。
其中100%合作意为富士康生产“贴牌车”;80%合作意为富士康提供所有硬件,软件分由合作伙伴完成;50%合作意为富士康可以直接向客户出售平台技术。
此次的三款车概就是50%的合作模式,即富士康不参与制造分,只提供平台技术。
目前,富士康还未给出另外两种合作模式的案例,但从其近期的布中已能窥见一二。
今年9月底,富士康以2.8亿美元从美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Lordstown Motors手中收购了其位于俄亥俄州的一家汽车制造工厂,并承诺将协助该公司组装旗下的电动皮卡,以富士康丰富的代工经验来帮助该公司尽快实现量产。
收购汽车工厂,能够完善富士康的汽车制造技术,为除技术赋能之外的其他代工模式做更多保证。
事实上,此次的工厂收购也有向苹果的合作示意。苹果造车的消息早已不是新鲜事,而其造车的模式概率会是将制造分像手机那样外包出去,自身专注于无人驾驶等智能化技术。
此前,关于苹果造车的合作方一直传闻不断,包括韩国现代、LG都可能会是苹果汽车的制造合作对象,虽然没有正式的消息放出,但为了保证品质,苹果似乎更青睐于制造经验丰富的国际车厂。
这事实上也似乎是富士康转型的主要障碍,即虽然在零件市场布多年,但汽车软硬件整合和代工制造能力还未得到全面验证,还需要在未来几年不断摸索完善。
当然,汽车代工制造的市场依然有巨前景,苹果之外的其他科技新贵们也都已下场进入电动汽车领域,而为了最快的推出自家品牌的汽车,他们显然更多会依靠第三方来制造汽车。
作为工业制造领域的明珠,汽车制造也是比手机制造难度更高、更能体现实力的行业,这对已经完全迈开转型步伐的富士康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