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立体声
越听越爽的汽车音频杂志
友情提示:如果你在听微信节目的过程中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等等操作,华为者HDC 2021正式,播放中断,全屋智能再一次成为了重要的探讨主题,请不要惊慌,华为的“1+2+N”全屋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在架构上得到了进一步升级,重新点击上方音频即可。
近期,同时在商业生态上布进一步丰富。此次华为1+2+N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再升级。1为升级鸿蒙框架的智能主机;2重新定义为两个核心交互产品,华为、小米、恒等发布在造车方面的新消息,一套中控屏全家族+一个智慧生活APP;N个场景则是升级为4个全屋子系统(网络、安全、用水、能耗)+6个空间子系统(照明、遮阳、影音、冷暖新风、家具家私、生态单品),它们在加快自己进军汽车行业的步伐。
华为:鸿蒙座舱汽车年底发布
在10月22日举行的华为2021者上,通过不断丰富的鸿蒙智联生态,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预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让用户的家常用常新。随着家庭用户需求的改变和智能家居企业的高速发展,华为和小康将发布新一代的豪华中型SUV,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得到飞速发展,并搭载创新的HarmonyOS智能座舱,据IDC报告的数据显示,希望为消费者带来全球领先的用户体验,2020年,让消费者能够拥有极致的智能座舱体验。”
相关消息显示,这款新一代中型SUV和此前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不同,是由华为主导设计研发的车型,这也意味着华为造车从被动辅助转变成主动主导,拥有更多自主合作权。简单的说就是,这款车将以HarmonyOS智能座舱为主导,而不是在既定产品上加装华为HarmonyOS。余承东同时透露,这款车凝聚了华为全球设计团队的资源,华为希望让智能座舱的体验领先全球所有厂商。工信消息,赛力斯第二款车或名为“问界M5”,其长宽高分别为4770mm、1930mm、1625mm,轴距2880mm。
除了赛力斯,华为还与许多传统车企进行了合作,如与长安、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阿维塔科技,阿维塔科技的首款车也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推向市场。另外,华为与广汽还将合作全新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在华为看来,要建立生态,需要与更多合作伙伴、者们一起打造,是一切的基础。华为已将鸿蒙系统(HarmonyOS)的基础能力,全捐献给了原子基金会。各个厂家可以平等地在原子基金会获得底层代码,然后叠加各自的产品特性出全新产品。同时,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欧拉(openEuler)也将和HarmonyOS实现能力共享、生态互通,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全场景。
为了构建万物互联生态,华为提供了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针对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也推出了HI品牌。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含了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个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在内的超过30个智能化件。这套解决方案首先用在北汽极狐上,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成为首款搭载ADS-华为智能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和华为鸿蒙OS智能互联座舱系统的量产车型。
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10月19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小米2021年投资者上表示,小米造车及团队各项工作的进展远超预期,预计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雷时披露,小米汽车已于9月1日在北京完成注册,首个工厂将落地亦庄。雷军表示,“小米模式”、“小米品牌和用户”、“全智能生态”是小米汽车的优势。
从近期发布的消息来看,小米造车正在全面提速。9月1日,雷军宣布小米汽车注册,公司名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雷军担任法人代表。9月9日,雷军到一汽集团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度对接洽谈。9月13日,有媒体报道,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
雷军表示,电动汽车已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加上有同行已经在做,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小米进军汽车业务绝不是为“出风头”。在宣布造车之后,小米除了对生产线落地问题密集考察之外,还在自动驾驶、车载芯片、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领域频频出手,并着重加强这些领域的人员招聘。
9月22日,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宣布完成数亿美元的轮及C轮两轮融资。轮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富赛汽车等国内产业龙头企业参与投资;C轮融资则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闻泰战投、联想创投等跟投。轮及C轮融资投后,黑芝麻智能估值近20亿美元。8月25日,小米还以总交易金额约7737万美元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DEEPMOTION TECH)的100%股权。在此之前,小米相继投资了纵目科技(汽车驾驶辅助技术ADAS)、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几何伙伴(4D毫米波成像雷达)等科技企业。
资料显示,深动科技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专注于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感知、定位、规划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全套软体解决方案。黑芝麻智能是一家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能够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小米几乎对自动驾驶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投资,覆盖从ADAS驾驶辅助到L4级别高级自动驾驶,并同时涉及纯视觉和激光雷达两条技术路线。
“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这是小米造车的初心。造出一辆行业平均水准的电动车并非难事,但这不足以保障小米汽车成功。要想跻身主流阵营,小米必须拿出一款真正让消费者感到惊艳的产品。
恒汽车:恒驰首车明年初下线
10月22日,恒集团复工复产专题会,许家印在会上宣布,恒未来将全面实施现楼销售。许家印在会上还透露,原则上恒10年内不买地,并由房地产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
在10月11日,恒汽车合作伙伴在天津生产基地举行,天津滨海新区领导、恒汽车管理层以及博世、安通林、日立、哈金森等近200家合作伙伴高管出席活动。
恒汽车总裁刘永灼表示,恒汽车已打响为期三个月的战,确保恒驰首车明年初在天津工厂下线。今年以来,恒造车持续提速,先后完成恒驰1、3、5、6、7试制车下线,并顺利完成冬季测试、夏季测试、高原测试。
写在最后
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为新势力造车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虽然有“蔚小理”这样的“高光”新车企,但也有分新车企未能活下来,如赛麟、拜腾、前途、博郡等。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蔚小理”曝光率很高,但从销量上看,它们和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老品牌还有一定差距。
展望新能源车市场未来走势,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主动接受新能源车是新造车企业的利好条件,但众、本田、丰田等国外汽车巨头和长城、吉利、广汽等车企巨头已经在全面发力电动车市场;依靠较强的体系竞争力,主流车企的纯电动车价格不断走低,已经接近同级别、同配置燃油车。
相比三年前,消费者在市场上的可选纯电动车越来越多,且不乏主流合资品牌明星车;同时,产品价格不断走低也考验着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相比年销百万辆的主流车企,新车企很难获得规模效应,如何在保证价格竞争力的情况下还能盈利,是它们面临的一到难题。从外生存环境来看,如今的华为、小米、恒相比当初的“蔚小理”,所要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多,因为现在的纯电动车市场不仅有早于它们问世的新车企,传统汽车巨头也频频推出新车且价格很有竞争力。
对于小米汽车、恒汽车,它们需要拿出更有竞争力和更有创新性的产品,若只是做出一款普通的“众化”产品,将很难在市场上跻身主流车型之列;即便是依靠低价格来获得销量,也很难健康地生存下去。在现阶段,即便是小鹏、蔚来这样的新势力头车企,也依然未能实现盈利。
想了解更多行业内容或嘉宾观点?
速速点击文章最上方的音频资讯吧!猛戳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嘉宾观点不代表本节目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