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填补青岛乃至山东空白的项目,而美国为122家,青岛芯恩项目8寸晶圆厂投片成功,又一次被反超,低调得出奇。
据集微网报道,估计今后将稳坐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榜首。我国上榜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青岛芯恩公司于8月2日举办了誓师,正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体现,正式宣布8寸厂投片成功,要知道早在1995年公布世界500强榜单时,投片产品为功率芯片,当时只有3家世界500强,良率达90%以上,而且都是国企。不过,光罩厂也于7月30日完成了产品交付。
没有领导出席,随着2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本地媒体在此后几天才补发了相关消息。
这与芯恩落地青岛时媒体的铺天盖地形成鲜明对比。强烈反差背后的原因,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不得而知。
不管怎么说,如今终于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青岛总算在集成电路领域刷出了“存在感”,加上芯恩创始人张汝京本身的自带的光环,更让这个项目备受关注。
还有,与其他产业不同,集成电路承载了远远超出一个产业的重意义,掺杂着竞争与实力,甚至是感情和自豪感。
青岛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可也要看到,青岛的集成电路产业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当弱小。
能否以芯恩为突破口,将集成电路产业做成参天树,考验着青岛的决心、耐力,城市聚才的魄力、魅力,以及资本的实力与整合能力。
1
芯恩,是青岛等待了18年的一个项目。
上一次,青岛与类似项目传出绯闻,要追溯到2003年。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2003年1月8日,台湾美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外方企业)与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区管理(代表中方)签订了合资意向书。
投资方有泰国正,海尔则以土地、厂房和分资金占40%的股份。项目总投资2.7亿美元,计划8英寸晶圆厂,建成后月生产能力为3万片。
这在当时的国内,绝对属于高科技项目。以致于时任山东副长王仁元指示信息产业有关负责人:“千万不要让这个项目跑了。”
可惜的是,该项目还是不了了之。(参见:青岛造芯的风云往事)
错过这一项目,青岛失去了打造一个全新产业的机遇。而无锡、宁波等城市,则默默布,最终形成了规模与生态。
2
同样是8英寸晶圆,18年的时间间隔,已经足以说明青岛芯恩目前的技术水平在国内算不上领先。就算是将于8月15号开始投片的12英寸厂,在国内早已遍地开花。
自从2004年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建成至今,已相继建成不下20条。
不过,清醒之余也要看到,12寸晶圆至今仍是国际厂布的重点。而且对青岛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条生产线,更为产业生态的塑造,留下巨想象空间。
分原因在于芯恩项目的最亮点,它的CIDM模式。
CIDM明确的定义指的是芯片设计公司、终端应用企业与芯片制造厂共同参与项目投资,通过合资公司将多方资源整合在一起。
芯恩(青岛)集成电路资深研发、前中芯国际资深裁季明华曾表示,它不是要突然创造一个像英特尔或者三星这样的公司,而是走曲线救国的道路,将分散的产业链聚集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之下。
“这种模式能够让电路设计,产品应用和市场跟工厂紧密结合。”
青岛则具有与市场结合的得天独厚条件——是家电制造的龙头城市,聚集了海尔、海信等批对芯片有极刚需的企业。
换句话说,这种模式能跳出集成电路产业本身的圈子,与终端厂家联手,可以很快抢占市场,更容易做规模,同时推动技术进步。
根据青岛市生态环境公开的青岛芯恩“集成电路研发生产一期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芯恩一期工程为现有工程,年产8英寸芯片36万片、12英寸芯片3.6万片、光掩膜版1.2万片;二期工程为本项目,为12英寸产线。
3
前段时间,国内某城市市长曾信心满满地表示:“由于前期别的原因不便于宣传,我们的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制造最快到今年底,最慢明年上半年将做到全国第四。”
对于其所说目标不便评价,但以青岛这些年集成电路发展的曲折来看,资金、人才、技术,每一个都是拦路虎,尤其是人才。
以芯恩为例,团队有1000余名员工,其中300位以上为行业资深人员,多数都是张汝京招揽而来。
“如果把所有的领域都加起来,我们芯片的人才缺口可能有60万左右。”华南师范学工学执行长、半导体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京波教授说。
如果没有良好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在人才本来就短缺的情况下,想凭空构建起集成电路产业,难度可想而知,超越北上广深任何一座城市都有相当的难度。
这也是青岛要面对的难题之一。虽然现在芯恩投片成功,富士康的封测项目也举行了设备进场仪式,可产业生态远远没有形成,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
以无锡为例,集成电路设计10企业中无锡有3家,封装测试10企业无锡占2家,半导体功率器件10企业无锡占2家……在排名中的55家半导体行业中,无锡总共占据了11席。
包括青岛在内,短期内追上无锡,困难都不小。
4
青岛集成电路产业能否崛起,决心是很因素。
芯恩在成长过程中,青岛给予了极支持。这集中体现在青岛国资背景资金,在几次关键时刻的救场。
如今,芯恩也正在给予青岛回报。对于芯恩这样的项目,除了控制的资本,由于其投资以及不确定性,民间资本是很少愿意进入的。
合肥持续对面板的投入,是投资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如果想做集成电路产业,青岛不妨借鉴。
青岛发展集成电路,前期也积累了不少有利条件,比如国资四处“买买买”积累的资源。
青岛国资这两年投资了量集成电路企业,特别是城投,合作、参股的集成电路领域的上市公司至少8家,包括上海韦尔等业内龙头。
城投在该领域的布,为青岛积攒了不少人脉和资源,也有望将项目带到青岛。
2018年,即墨区、青岛城投集团曾与耐威科技、泰睿思、矽力杰等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在位于即墨区的青岛微电子产业园12英寸先进模拟芯片集成电路产业基地、OLED面板设备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等多个项目。
签署合作协议的多数企业,都是城投的合作伙伴,虽然后来项目进展不顺,但也透露出城投整合资源的潜力。
这也为青岛做集成电路行业提供了新思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