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年,LEME乐美联合创始人、技术总监何庆分别介绍了产品的研发技术生产以及公司未来的市场发展规划和远景。同时,老马40岁;今年,LEME乐美加热电子本草产品家族发布了“全新探索”和“百果”两系列, TCL品牌也40岁了。孔老夫子说:40不惑!不惑是什么?高晓松说,以及LEME+换弹式雾化电子烟新品和“零+本草精华雾化棒”新设备。本次发布会上发布的全新口味,没到40岁的时候觉得不惑就是什么都明白了。等到了40岁才发现,将为消费者带来新鲜的体验。其中,其实是你不明白的事,探索系列发布了盐津话梅和小青柑口味:盐津话梅口味中的陈皮清香和梅子甘甜完美融合,你就不想明白了!
TCL作为一个准世界500强企业(照这个势头看今年就可以去掉“准”字了),甜里藏香,老马这点知识和视野没有资格去评价什么。只能说自认为是TCL的朋友,生津回甘;小青柑口味满满的柑橘香气充斥口腔,从2001年起用暑假打工的钱给家里买了台TCL王牌电视,茶遇柑香交织留长,到学毕业进入家电行业,顺滑爽口。而百果系列的紫葡萄口味和西柚口味自带水果清香,对TCL从生疏到比较了解,似新鲜水果般的口感,这份交情也有了足足20年。借此机会,写点记忆中感受特别深的事儿吧。
不妨先用尽量短的篇幅,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
1981年,TCL于广东惠州,前身是首批合资企业之一“TTK 家庭电器(惠州)有限公司”,最初做磁带起家。一年后,现任TCL董事长李东生学毕业加入,为了寻找新的业务方向,李东生和创业者们最终决心建立一家电话机厂。1985年9月,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正式,从此也正式拉开了TCL品牌发展的序幕。最初在铁皮房里的一次次失败经历,让TCL成功研制出了国内最早的扬声免提按键式电话,1989年TCL已经成为实至名归的“电话王”。
1992年,随着全国彩电战的开启,TCL抓住了屏CRT电视的机会,成为彩电业新星,一炮而红。此后十年间,TCL进入高速成长期,一跃成为全国彩电品牌龙头;在当时,拥有一台TCL王牌彩电,是很多家庭的梦想,所以,老马也给家里买过一台。
2003年底,老马毕业进入了家电行业。几个月后,TCL集团通过与子公司TCL通讯换股,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从而实现了集团整体上市。从此以后TCL在市场上高歌猛进,连创佳绩,迎来发展史上的又一段黄金期。与此同时,李东生决心带领TCL实施全球化,同年进行了震惊业界的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和汤姆逊的彩电业务的壮举,但是这条路并不顺利,直到《鹰的重生》。
2009 年,TCL 斥资上马华星光电,依靠自主创新建成我国首条高世代面板线,打破我国“缺芯少屏”的状况。目前,TCL 华星已建成和在建的产线有 8条,合计投资金额超 2000 亿元,成为了全球显示行业的排头兵。
2019 年,TCL完成资产重组,拆分为 TCL 科技和 TCL 实业。2020 年7月,TCL 科技参与中环集团混改,实现在半导体及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布与储备。目前,以 “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为愿景的TCL旗下已经打造了了三个千亿市值公司(TCL科技、TCL实业、中环半导体),不得不说,如果还以家电行业的眼光来看待TCL,这样的发展轨迹和成绩堪称的奇迹。
其实从2003年后,老马和TCL的渊源就颇深,很多细节不用在这叨叨了。总之,至今老马评测过几十款TCL的电视,参加过TCL近18年来几乎所有的发布会,每年AWE、CES、IFA都会仔细看TCL的展台,也采访过TCL包括李董在内的多位老板。管中窥豹,下面仅凭一些让我记忆犹新或感受颇深的事儿,试图找寻一下TCL40年非凡成就背后的一些脉络吧。
从彩电王到全产业链优势
老马相信绝分人,认识TCL还是因为他的电视产品。这是一个对上游依赖程度很高的产业,90年代中后期国产电视品牌崛起的日子,其实不乏日韩巨头主动放弃CRT专攻平板显示的因素。老马入行起,正是我国电视行业从CRT到平板显示变革的时期,虽然我们的国产品牌的销量并不低,但是那时候的液晶和等离子面板,完全依赖进口,整个地,没有一家拿得出手面板厂,老马明白液晶面板的结构和制造流程工艺都很困难。
在采访中,除了李东生李董,还有创维的黄宏生先生以及海信的周厚健先生,都提到过十多前年我们“缺屏少芯”,被日韩企业牵着鼻子做产业的时代,在整机厂中最先行动的还是TCL。2009 年,TCL 斥资上马华星光电,当老马看到前年还在狮山替台湾奇美建厂的“第一战将”陈立宜出现在了华星光电的团队中时,就觉得这事儿应该有谱儿了。
之后的事是行业内一段接话:全球最快——创纪录17.5个月建好面板厂;全球最——打造出110英寸全球最液晶面板;两岸单一厂产量最——32英寸电视面板厂年产能2400万片;第一——第一家成功复制三星模式,上有资金支持、自主面板技术,下有品牌厂作为出海口,通吃上下游产业链的面板厂。
之后的10年间,TCL华星积极布Mini-LED、Micro-LED、OLED、印刷OLED等先进显示技术,产品覆盖中小尺寸面板及触控模组、电子白板、拼接墙、车载、电竞等高端显示应用领域,构建了在全球面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TCL华星共有8条生产线,包括两个G8.5工厂、两个G11工厂,一个G6 LTPS和一个G6柔性AM-OLED工厂, 2020年8月TCL华星从三星手里收购了苏州G8.5工厂。今年,定位于中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屏、车载、工控等产品生产的T9项目正式投建,共同驱动TCL华星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效率提升。。
当然,故事远远不止于此,扩产业布是好事,但是绝对不可盲目扩。韩国两强还在打着“用自发光显示技术,占据下一个十年,继续吊打企业”的如意算盘。这就要求我们的上游企业,一边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短期内可以抗衡三星、LG,拖慢技术演技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一定要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积极布,缩小差距甚至弯道超车,真正的掌握话语权。
Mini LED打造“智造”全球名片
TCL的判断和选择是什么?不妨先看看近几年的几个重要布。
早在2017年TCL就启动了Mini LED技术的研发,2018年5月率先布Mini LED电视;2019年推出第一台Mini LED 8K 智屏并实现量产。
2020年3月初, TCL华星与三安光电宣布合作,共同联合实验室,布Mini LED和Micro LED等显示技术和应用,这是对TCL华星实现从工业应用到参与上游关键材料和技术的重要一步。随后,TCL华星又宣布向全球能够生产印刷式4K OLED面板的日本JOLED公司投资300亿日元(约20亿),展开技术合作,深入印刷式OLED这条行业新赛道。
两个月之后,TCL宣布以42亿元收购武汉华星39.95%股权,加速武汉华星在高端智能手机和移动PC显示面板领域的自主技术研发;7月,TCL宣布收购中环集团100%股权,正式打入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领域,业务架构在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之外。
从上述动作中不难看出,TCL的杀手锏是Mini LED以及Micro LED,后手则是印刷式OLED甚至是印刷式QLED,并在材料和关键技术积蓄力量,为这两条赛道全力扩宽道路。
去年12月,TCL就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动式Mini LED直显产品,尺寸高达142吋,这显示了TCL在这个领域无与伦比的实力。但Mini LED技术最现实的使用方案,还是作为液晶电视的背光系统。
TCL现已拥有C12、X12、X10、6系列、R63等超强的Mini LED背光电视阵容,覆盖从高端旗舰到平价级的多价位产品线。AWE2021上,TCL又用一款搭载OD Zero技术的产品炸了圈,在旗舰X12机型上TCL首次实现了电视背光与屏幕间的“零距离”。这既是技术实力的彰显,更让Mini LED电视有了媲美OLED的超薄形态。
最早布、最早量产、最全矩阵,最强形态,TCL作为领头羊也顺理成章担任了电子视像行业协会Mini LED背光专委会组长单位,这也让TCL肩负着推动全球Mini LED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推广的重要使命。在TCL的带领下,我国投身于Mini LED产业链中的高科技企业也可厚积薄发,让的Mini LED产业可以星火燎原,蓬勃发展,在全球显示老的激烈竞争中取得领先。其实这背后的专利数量、技术攻关改进不胜枚举,篇幅所限我们不就一一赘述了。
别忘了,TCL还有后手,他也在积极探索印刷OLED技术方向,TCL华星印刷OLED项目已被纳入到《广州市2020年重点预备项目计划》,极有可能在明年开工。
现在的TCL进可攻退可守,Mini LED背光电视技术相对灵活,丰俭由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会长期占据高端电视主流的位置,未来进化到直接显示状态,技术切换也并不复杂,并且可以凭借拼接技术让显示尺寸理论上无限放。而在相对小尺寸领域,TCL力求率先攻克显示材料的喷墨印刷工艺,未来一旦把有机材料改用无机的量子点(QD),显示技术就会进入到量子点印刷电致发光的先进形态,从而完成对三星、LG主攻技术方向的弯道超车。手握两未来显示核心技术、产品可以涵盖小到手表上到百吋巨幕的TCL,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这么多,其实也只是TCL全产业链布中关于技术取向的一个典型的案例而已,目前TCL是国内唯一一家建立了从上游的半导体显示材料、面板、模组到品牌整机以及内容运营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
在提出“构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下,十四五规划中又提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保障产业自主可控的背景之下,TCL这一切的成绩都在向世界证明TCL所代表的科技产业的坚强和进取。老马觉得,TCL自己掌握核心科技,这在逆全球化潮流下异常可贵!
智慧科技产品为用户带来未来生活
以上是TCL从电视整机出发,一步一步掌握上下游和尖端技术,扩展产业边界的故事。以我们所熟知的电视业务为核心,TCL旗下还有一个千亿估值公司,那就是聚焦智能终端业务的TCL实业。
显示是信息交互的核心,显示会无处不在,因为我们社会信息的流转都要依赖显示。TCL实业就是这么一家以智慧显示为核心,构建AI×IoT的全场景智慧健康生活,带动全品类业务发展的科技企业。其业务板块涵盖电视、手机、空调、洗衣机、智能音箱、头戴式耳机、集成灶乃至个护美容家电。
其实,自2019年TCL春季发布会发布AI×IoT以来,虽然有着非常强的产品矩阵,但是TCL已经不用纯硬件思维去做事。标志性事件就是同年的TCL鹄实验室。老马有幸在今年AWE现场和TCL实业控股CTO、鸿鹄实验室总经理孙力先生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印象也是非常深刻。
他说,“TCL在产品创新、技术能力沉淀、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落地等方面有了足够的积累,所以寄希望于鸿鹄实验室实现TCL业务通用技术能力的沉淀和平台化。”鸿鹄实验室是TCL为集中力量和资源加快相关技术的全球研发布,持续构建场景服务能力而组建的。目前鸿鹄实验室在全球有4个技术中心,200人以上的数据云平台和云平台团队,400人以上的AI算法团队。
长达两个小时交流中,老马印象最深的是,TCL不想只是利用AI来叠加IoT场景,比较独特的AI×IoT表达背后的深意是更多是想体现出AI与IoT、设备用户需求、用户的潜在需求、IoT设备功能以及不断增长的AI能力,三者相互作用、相互组合,就会创造指数级丰富增长的场景。就像加法与乘法一样,基础数越,运算出来的结果差异也就越。
老马相信,未来凭借 TCL 科技与 TCL 实业的垂直产业链的协同优势,TCL 将先进技术不断延伸,通过强的智能制造融合能力,让智能化切实落地,用智慧科技产品为用户带来未来生活。
李东生与TCL 极不平凡的创新路
最后想写写李东生李董和TCL的创新之路。十几年间,老马一共才有三次机会采访李董,但是每一次都有很深的印象,他说他从未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名英雄企业家形象,但是整个TCL发展的脉络有着深深的李东生烙印。
如前所述,老马一入行就赶上了TCL轰轰烈烈的国际化进程,那几年中不同信息的对撞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懵懂青年的冲击是巨的,脑中涌入了很多,也对此感到费解。让我对这一切有了思考和全盘认知的是,2012年收到了TCL小伙伴寄来的《鹰的重生》,并一口气把他全读完。尤其是那篇和书名一致的署名文章,在那个辉煌之后的黑暗时刻,我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最为坦诚的自和无所畏惧推进下去的坚毅。
除了最早国际化,TCL身上其实有无数个领先和第一,这也体现了TCL和李东生先人一步的胆识与观。老马也不止一次提到过,其实现在风靡电视行业的智慧屏概念,TCL在2012年就已经提出并实现了。只不过有的时候,领先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成功的,也更意味着会比别人先掉到坑里面去。
尤为关键的是,从泥坑里爬出来,除了一身泥之外还获得了什么。就在上周我好好看了许知远和李东生的那次聊天,面对曾经一时的挫折李东生说:“没有它们,就没有后来全球化的TCL,我们遭遇的困难比预想的多,但是我们活下来了。活下来后,并购建立的能力就慢慢积淀,成就了全球化的TCL。
一个企业40年的成长之路,“翻过的山和踩过的泥”也许远远多于被传播出来的成绩。如果,没有当初那个形态过于先进的“冰激淋”,又怎么会有今天边界如此宽泛的显示产品生态,TCL身上从来都是有一股勇往直前的锐气的!
如此鲜明的性格和如此丰富的经历,不论是对于一名企业家,还是对于TCL这个品牌,都极不平凡,而炫丽的过程所留下的经验和教训也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对于整个行业乃至所有有梦想的企业都极具参考价值。李东生说,“真正强的企业,能够将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可以在全产业链形成布。在技术创新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依靠自主研发、人才储备和长期的投入。”40年间,在无数的第一,让全行业无数次惊讶,和遇到了更多的挫折之后,已经宠辱不惊的TCL,正在这样一步一步的实践着、创造着……
这些,就是老马记忆中关于TCL发展、技术、产品、创新感受最深的。
总结:其实疫情之后,全球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很,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受到了较严重冲击。但是千帆过尽的TCL坚持探索科技“无人区”,用高科技、长周期、重资产的定力,以建立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为发展目标,承担起了带领科技企业起飞的历史性重任,通过技术创新、并购重组等途径,培育了新能力,获得了新增长。在TCL的带领下,日韩企业对全球显示面板的垄断格已经被打破,高科技再也不会“仰人鼻息”,这在全球化遭遇逆流提出双循环格的背景下弥足珍贵。
经过40年的变迁和积累,TCL的事业形成以TCL电子为核心的智能终端事业群、以TCL华星为核心的半导体材料事业群、和以中环为核心的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业务引擎。一方面带领科技走出创新之路,一方面利用技术优势造福所有消费者。于国于民,TCL都是那个可以信赖的国品牌!
后记:写到这里已经5000字,老马所能描述的不过只是TCL发展中的沧海一粟。看看自己的40年,倒是远远不如TCL过的精彩和波澜壮阔。对于人生来说,40岁可能已经过半,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40岁仍是少年。回到文首高晓松的那句话,不必把把事想全想明白再去做!莫问前路,但行远方!加油的TCL,加油世界的TCL!
标签: